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份纲领性文件仅4600余字,却在新中国成立满70周年、改革开放完整走过40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开之际,对明年将迎来特区设立40年的深圳提出新发展方位及探索使命。
近年,深圳科技创新几乎在中国城市中一枝独秀。此番,这也被明确为深圳未来发展的核心奥义。《意见》提出深圳五大战略定位之中,摆在首位是高质量发展高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等。
《意见》列明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之中,亦强调到2025年深圳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如何实现?《意见》思路可概括为强化产学研融合优势、补齐基础研究能力短板、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以开放促进国际化创新等。这其中,重点明确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关键者”
深圳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来自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
最直观的是,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年1月,中科院与广东省早已宣布将共同争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却未披露落地格局,直至此番“点名”深圳。
《意见》是在要求深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作出以上表述,并强调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平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对进一步增强深圳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显然有重要作用。以吸聚人才为例,我国现有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上海和合肥,已连续多年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三个城市。
这被认为将对深圳未来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改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分析,这将为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创新策源地等目标提供底层支撑,推动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产业发展向技术发明、科学发现攀升。
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万陆认为,模仿创新、浅层创新和二次创新已无法满足广东发展需求,急需足够基础创新力量支撑。
另一方面,科创力量优化完善。郑宇劼说,由此深圳将被进一步纳入国家科技体系,过去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自企业,反过来看,表明国家体系支持还是较缺的。
《意见》也强调,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以及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近期,深圳也开始明显加大基础研究部署和投入,如明确今年财政科研专项资金三分之一将用于基础研究,预计将超40亿元。
“尽管以深圳为主阵地,但仍需从大湾区层面去理解。”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陈广浩说,一般而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依托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建设,侧重基础研发、原始创新,但对这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言,更重要目的是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产业非常关键,因此强调“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希望贴近产业部署,推动更多成果产业化,“不能总停留在纸上”。
能力层面亦如此,目前深圳已建成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国家基因库和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另有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等在建,但整体上仍不足。对此,陈广浩说,中科院正谋划推动若干大科学装置落地深圳,但同时,未来深圳还需与大湾区其它城市联动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作用,如东莞散裂中子源。“中科院也是立足整个大湾区,以市场化思维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部署”。
制度创新激活科创潜能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一高标准定位,以及全球标杆城市等高端目标来看,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追求,绝非仅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可达成,而是还有更多深层次探索。
事实确是如此。除上述的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意见》还大篇幅聚焦于优化环境和以开放创新的部署,突出进一步制度创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王小广在署名文章中就指出,先行示范区体现更高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既要符合深圳实际,又要将有关经验制度化、法制化,使其具有普遍价值,适合全国学习、推广;创新“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
比如,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的知识产权,《意见》提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规范有序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
此外,人才方面,《意见》明确,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
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提出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积极发展智能经济、健康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同时,要求深圳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具体包括要探索完善产权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强调,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分析,一方面,从深圳自身看,科技创新的发展,包括基础研发能力提升,除硬件外,还离不开作为软件的制度创新的配套支撑;另一方面,深圳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问题发现得早,《意见》提及内容基本均为创新驱动的痛点问题,深圳如率先突破诸多不便,将为全国探路。这些制度创新突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深圳也较有探索条件和基础。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还是要激发创新活力、动力和潜力。”许德友说,无论科技还是制度创新,都不是“要政策”,国家鼓励创新,但只能给一颗“种子”,深圳需要种出树来,再教别人怎么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