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1、央行周三净投放500亿。彭博援引交易员称,中国央行就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Shibor利率连续10个交易日全线上涨。
2、国土部:未来将禁止类、淘汰类、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产业用地,以及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老工业区等作为改造开发重点;考虑到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求市县人民政府严格控制改造开发范围。
3、汪洋:预计未来5年中国利用外资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相信中美关系会达到一个新高度;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变。
4、银监会于学军:近两年地方政府从银行放贷、债务置换等融了不少资金,尤其去年下半年后,政策性和商业银行给各级政府放贷,一些地区银行甚至对政府进行公关。
5、11月以来,发改委官方网站披露了8个铁路公路项目的批复公告,总投资额达2681亿元。据统计,这些项目多是中西部基础设施项目。专家表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短板,未来几年交通投资力度仍会加大。
6、中信证券:预计2017年GDP 增长6.5%,而CPI小幅下行至1.7%,PPI继续回升至1.6%;A股将整体受益于地产新政,因地产新政而从楼市挤出的资金将迁移至股市;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将跌至7.3一线。
7、光大证券彭文生:整个社会是一个资产负债表,在负债端是杠杆问题,在资产端是房地产问题;去杠杆必须要和房地产去泡沫或者抑制泡沫联系在一起;否则降低债务负担,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金融】
1、银监会就修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征求意见,要求将表外业务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应建立表外业务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2、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表示,央行将加大对上海自贸区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的打击力度。央行还将加强对自贸区逃汇的审查,防止跨境资金异常流动。
3、银监会于学军:截至9月末,江苏省房地产相关贷款占该省今年新增贷款比重达到55%,其中南京、苏州占比达到70%以上,且有部分地区占比超过100%,这意味着其他贷款实际上在下降。
4、央行上海总部发布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中国银行透露,率先为新政中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群体开立首批FTF账户(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
5、保监会:会将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更好地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少数保险公司经营比较激进,保监会将推进监管改革,坚守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6、多地银监局日前公布三季度最新数据,在上海、浙江、宁波等东部沿海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环比二季度呈双降态势的同时,甘肃等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则呈现双升态势。另外,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份的不良率仍高达3%以上。
【产业】
1、发改委印发《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每千人口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1.8张左右。
2、上周,山东生猪价格实现连续第4周上涨,为每公斤16.54元,环比上涨1.1%。专家认为,猪价中短期或将保持涨势。
3、从今年开始,河北全面排查中小企业集群污染问题,截至9月底,已取缔关闭“土小”企业2200多家,排查、取缔污染水环境“十小”项目42家。
4、商务部:1-10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额7166亿元人民币,执行额5050亿元,分别增长9.5%和6.9%。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794.5亿元,执行额3289.4亿元,分别增长11.7%和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