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1、习近平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健全完善国有资产审计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2、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代表时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好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破除各种不合理准入限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中国11月财新服务业PMI升至53.1,为16个月来最高;财新综合PMI 52.9,为3年来最高。财新智库钟正生表示,经济回暖更多是价格因素,非结构改善;11月服务业继续扩张,不过制造业增速已略有放缓;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但明年下行压力仍大。
4、央行周一公开市场净回笼600亿。当天Shibor利率涨跌互现,隔夜与7天期品种跌幅扩大。
5、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目前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各项试点有序展开,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先行先试达到近1000亿元。
6、海通证券姜超:资金面可能要等到明年2月才真正趋松,一是12月美国加息兑现,及明年初个人集中换汇完成后,资金流出/外占下降将改善;二是2017年2-3月后,财政存款或明显下放;三是明年1月春节,还面临居民企业大量取现需求。
【金融】
1、保监会近日下发监管函,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对其他在万能险经营中存在类似问题的公司,保监会正密切关注其整改进展,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举措。此外,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
2、保监会连发两个征求意见稿,拟对京津冀保险企业和保险代理机构实行跨区域备案经营。未来,保险公司有望在京津冀三地开展业务。
3、内地赴港保险违规交易“退烧”,银联卡境外保险交易已由10月的80.6亿元人民币降至11月的0.3亿元人民币,下降幅度超99%。
4、不少公司强力布局深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今年已有47只“沪港深”基金成立,仅11月份成立的就超过10只,另有20只“沪港深”基金申请发行。
【产业】
1、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强化环境硬约束推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规划提出,将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设立绿色股票指数,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2、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农垦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2017年农垦改革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创新方法,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要在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办社会职能改革、土地确权登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3、工信部“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有望在2017年一季度推出,政策主要聚焦传感器智能化,文件确定了以市场应用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扶持重点。
4、能源局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
5、工信部等五部门将于近期进行专项督查,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政策执行情况、排放标准升级执行情况。
6、经济参考报: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产业政策扶持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和精细化程度将有显著提升,有望出台统一的中央财政补贴机制与税收支持等政策。
7、中国证券报: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增长率预计在6%。新生儿数量增加将带动奶粉市场扩容,业内人士预计需求端拐点会在2017年出现,行业进入2-3年以上增长周期,奶粉价格将保持稳定。随着配方“注册制”细则落地,行业洗牌加速,大型奶粉企业将受益政策红利。
8、业内关注已久的医保支付标准预计在12月底出台。人社部日前联合卫计委共同就修订完的《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支付标准制定规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向各省厅征求意见,预计医保支付标准正式稿将在今年12月底伴随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出台。
9、中国证券报:业内人士预计,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价格将企稳,行业复苏势头有望进一步加强。值得注意的是,旺季临近,酒企在“保价”上做足了功课,包括停止搭赠促销、直接提价、控制发货甚至停货等。